深圳大亚湾核电厂泄漏事件,亦掀起破坏环境生态的忧虑。有环保组织指,中国近年迅速发展核能供电,导致负责安保工作的人手不足,远低于国际标准。此外,中国处理核废料的程序欠缺透明度,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姬励思报道)

卫星图片显示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及其附近的排水情况。(消息人士提供)
中国近年积极发展核能供电,现时包括深圳、江苏、浙江等四个地区的核电站,共有11台机组在运作。与此同时,中国计划在未来15年,每年平均兴建 4座核电站,成为全球之冠。大陆凤凰周刊近期一篇报道指,中共政府花费庞大的资源在工程项目,及引进国外设备,但核安全方面投入较少。与此同时,核安全队伍数目,未能应付迅速发展的核电站所需。报道引述官方数字指,1990年每机组的监管人员为33人,达到国际平均数,但至2009年,每机组只有4人,与国际平均数相差很大。
关注中国核电站安全问题的环保组织,绿色和平项目主任古伟牧表示,中国近年发展及兴建核电站神速,容易导致负责安全工作的人员编制不足,令核电站的安全问题存在隐忧。他说:如果安全机组监察人员不足,存在问题,核电发展包括多方面,例如处理核废料,核反应堆的安全系数等等,每个环节都需要安全人员监督,面对人手短缺,这些环节的安全都会出现危机。

距离大亚湾核电厂不远的南澳当地的海鲜档。香港不少海鲜都是每天从这个南澳过来的。(消息人士提供)
此外,据本台获得一张摄于两年前的卫星图片,显示大亚湾核电站二号机组,及其附近的排水情况,据专家指,反应堆的冷却水要经过化学处理,才排入大海,但从当时的卫星图,可发现有不少污染及发射性物质超标的迹象,可能会造成海水污染,影响海洋生态。
绿色和平项目主任古伟牧表示,核反应堆冷却水虽然属于低幅射污染的核废料,但亦需要经过严谨的处理,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居民的健康。他说:这些虽称为低污染废料,但其危险不容忽视,因为其中含有幅射的污染物质,长远而言,容易引起致癌的机会增加。
古伟牧又说,虽然从当局发出的资料显示,未有发生过因核废料造成污染,但由于中国处理核废料的程序欠透明,外界无从了解是否处理得严谨及恰当。他说:核废料处理可谓是中国的国家机密,因此很难说大亚湾在这方面存在甚么问题。但是要强调,处理核废料不当其风险十分高。目前我们只能依赖政府的报告,至今未有核废料污染的问题出现。
记者曾多次致电大亚湾核电站,欲查询是否有受污染的反应堆冷却水,排入大海。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