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日本首相石破茂。图:石破茂 X官方账号
日本自民党总裁石破茂将于明(1)日就任成为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过去曾提及应专注于避免台湾有事的局势,对此,国防院战略研究所所长苏紫云今(30)日表示,这反映日本未来安全政策可能走向有条件“建设性战略清晰”,对中国强硬,将更重视台海的重要性,更强韧的安全机制可期。
即将就任日本首相的自民党总裁石破茂于8月访台时曾表明,日本应“专注于避免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局势,他9月27日当选自民党总裁后也重申,应结合包括四方安全对话(QUAD)与澳英美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形成“亚洲版北约”。
有关石破茂就任首相后的对外政策方向,国防院战略研究所所长苏紫云指出,无论将石破茂发言解读为预防性外交或是战略性模糊,背后的系统性因素都是印太冲突结构改变。他说,印太冲突核心是中国由陆权走向海权,威胁海上交通线安全,且核武力明显由“吓阻”走向“胁迫”,改变国际政治权力结构。
苏紫云表示,透过观察日方近期派出护卫舰通过台湾海峡等行动,可判断石破茂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将走向有条件“建设性战略清晰”对北京强硬,并将更重视台海的重要性,避免台湾有事的事态发生。
对于“亚洲版北约”,苏紫云坦言,这是“知易行难”,集体防卫组织的成形在短期内较为困难,但将既有的“双边协防”体制扩大为“三边协防”确实不无可能。苏紫云分析指出,印太区域既有安全机制可说是“二三四五”,也就是双边协防、三边合作、四方对话、五眼联盟,再加上拜登政府架构的安全网反制中共,包括美日韩、美日菲、美英澳33安全机制,这些都可能再扩大成为石破茂的基础。
苏紫云指出,经济版北约已经成形,拜登政府提出的“印太经济框架”(IPEF)涉及数位安全、供应链的安全议题,该框架的核心就是去掉红色供应链,确保未来数位服务业的安全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