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何清涟
中国大陆一夜间 3亿多“中产阶级”为何消失了?
2011-07-14

最近,北京又让世界看到了这个国家非常混沌的一面:全国人大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 3500 元之后,高达三、四亿之多的新兴中产阶级突然缩水为2400万人。按照中国物价水平,3500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刚够维持低水平生存,在省会城市也很...

四面八方不期而至挑战 中南海左支右绌语无伦次
2011-06-05

中南海在全力对付虚实难辨的“茉莉花革命”之后,却迎来了不平静的五月这个“爆炸月”。据报道在9天之内接连发生7起爆炸事件,其中不少爆炸案发地点均是政府机关院内或校园里。从这些爆炸案的根源分析,应该还是我在2010年多起屠童案发生后所分析的那样,是由体制化...

中共问题专家画龙点睛:中南海为何国际屡屡碰壁
2011-05-10

指出两主要原因:一、“官官联合”、对环境破坏大的中国模式不受投资国民众欢迎;二、外国工会VS中国企业:咱们的工人有力量。

人民币连升 迟来的抑制通胀之药 没救了?!
2011-04-30

持续几年的高通胀与就业艰难已让中国感到不幸福。盖洛普近日公布《2010年全球幸福调查》显示,仅有12%的中国人认为自己属于生活“美满”一档,而有71%的人认为自己生活“艰难”,有17%的人说他们生活“困苦”。面对郁积的民怨,再考虑到引发北非中东革命的首要因...

何清涟: “敏感地带”:对专制的决绝挑战
2011-03-31

前些天在邮件中看到成力、追魂、黄香三位艺术家因在北京举办了一个《敏感地带“个别人”行为艺术展》被北京宋庄派出所带走这条消息,当时并未太留心。因为最近在中国被当局莫名其妙“带走”的人实在太多,绝大多数不是真与茉莉花有什么关系,属于当局心虚之下的狂抓滥捕。我以...

何清涟说中共革命老人们的省悟
2011-03-26

革命老人们的省悟:中共革命家陆定一对中宣部长一职的反省:“我做了十几年宣传部长,所做的事情,除了整人还是整人”。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党组书记安志文说:我这一生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学会如何管理计划经济,第二件事情是学会破除计划经济。

何清涟 历史与今天:1768年叫魂与2011年茉莉花
2011-03-27

3月20日是海外网站宣布“第五轮茉莉花集会”的日子,在北京等地仍然可见中国当局对茉莉花那种高度的体制性过度防卫。这种反应让人深深感受到弥漫于中南海的恐惧,这种恐惧来自于北京当局对失去权力的深深担忧。官方对这种真幻参半的威胁之过度防卫,让人联想起243年以前...

专家:谁最幸福?大陆惊人相反结果 国际惊人规律
2011-03-09

两会前夕,中国官方与官媒各颁布一份调查,结果完全相悖。一份调查是全国人大代表吴晓灵领头所做的调查,认为有75%的被调查者自认幸福。另一调查则是中国网的网上调查,受调查者仅有6%认为自己幸福,结果3月3日发表于China Daily上。2009年的“幸福”排...

专家惊人之语:官越大越不怕公开财产的真实原因
2011-03-11

何清涟:为何推不开官员财产公开这扇大门 今年“两会”上官员纵声高唱“幸福歌”,媒体记者却关心一个多年未曾解决的老话题,即公务员财产申报立法。在全国政协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就此提问,但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却回答说,中国的公务员数量庞大,更兼财产包括收入、房...

何清涟点评中国:中国茉莉何时才会绽放?
2011-02-25

中国民众是丧失了反抗意志,还是缺乏反抗能力?北非与中东的第四波民主化大潮还在持续发酵,一个横亘在世界及中国人心头的问题就是“茉莉花革命什么时候轮到中国?”抱有这一疑问的当然不止是中国民众,还包括中共政府。由一条推文引发的亦真亦幻的“2.20茉莉花革命”,...

半老徐娘李薇有特色 高官公共情妇为何鹤立鸡群?
2011-02-16

2月13日,享有“高官公共情妇”美誉的李薇“未经刑事审判重获自由”。从公开报道的内容来看,她的损失似乎只是“被迫签署了相关文件,将所持首创石油投资有限公司的20%股权转让给首创集团”,大部分海外资产毫发未伤。这一结局无论是与她的同类相比,还是与那些曾...

何清涟: 组织化埃及革命所有,六四运动所无
2011-02-14

最近有好几篇文章将埃及革命与中国1989年的“六四”运动相比,这些比较当然很有意义,但我觉得这些文章遗漏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即两场运动的组织化程度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六四运动纯粹出于自发,而埃及革命则是经过长期精心组织准备的。如果不比较这一点,也许就会遗...

中共问题专家:中南海找到劫持大陆人民的新方法
2011-02-10

从突尼斯开始燃烧的自由民主之火,终于燃烧到非洲与中东地区。中共政府利用其对媒体娴熟的控制手法,在有关埃及的报道上,主要突出中共政府派专机接回远在埃及的中国人,以示中共政府对本国子民的关心。(阿波罗网附参考:愤怒网友曝:中共埃及撤侨一人要8500 没钱不让...

非洲局势诡谲 前景隐然若现 与围观者期望不太同
2011-02-01

这几天非洲地区的局势波云诡谲,但前景已隐然若现。只是这前景与国际围观者期望的可能不太相同。在此不妨来一个“场景想定”(Scenario,战略学用语)。 突尼斯局势现在已基本稳定,总理加努希在同所有政党和民间组织举行会谈后决定了新政府的阵容,他向世界...

中国的惨痛:‘革命‘的支持者面临被中共消灭绝境
2011-01-25

中国失地农民早在四年前就已高达八千万,官逼民反屡见不鲜。图为2010年6月武汉郊区一农民自制火炮反抗政府拆迁。Getty Images乐清上访村长钱云会的父亲在给记者下跪,求给他儿子申冤。网路图片维权村长钱云会的亲属哭倒在悼念现场。中国网民提供2010年,...

中共问题专家惊人之语:奥胡会 中共实际是来磕头
2011-01-24

据称这次胡奥峰会是中美恢复邦交30多年来最重要的一次 举世瞩目的胡奥会终于缓缓落幕,虚实兼顾的《中美联合声明》是本次会谈的重要成果。应该说,这一结果已经达到宾主双方预期,不满意或者不太满意的主要是人权团体与关心人权的政治家们。 示好动作 从奥巴...

何清涟 钱云会案真相之途:司法取证的程序正义
2011-01-04

程序正义是实现社会公义的必要前提。在证人及消息源全部被警方严控的情况下,任何受到政府方面诱导与暗示的结论,它往往并非接近真相,而是离真相更远。

恍然大悟 最富裕中共政府为何总患“财政饥渴”?
2010-12-28

中共政府是全世界最富裕的政府。 点评中国:最富裕的政府为何总患“财政饥渴”? 何清涟中共政府是全世界最富裕的政府。最近看到几条多少有点矛盾的新闻:一是政府有大笔的钱花不完。承接多年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之势,中国财政收入今年将超过8万5千亿,但全...

镇压维稳出现大调整 中南海为何会发生如此转变
2010-12-18

今年国际社会对中国未来政治动向的评估,可以将2010年10月中旬十七届五中全会视为分水岭。此前许多大的国际媒体对中国前景充满乐观,认为五中全会政治体制改革将成重点,温家宝倡言的政治体制改革在望。[1]到了10月中旬,由于中共五中全会报告对政治体制改革只是淡...

中南海维稳新动态 开打“人民战争”
2010-12-16

居委会这一中国城市基层组织在“文革”中曾以“小脚侦缉队”而恶名昭着,弱化其功能曾是改革开放以来放宽社会控制的政绩之一。但在沈寂多年后,居委会近几年又开始活跃起来。为了让居委会更好地成为中国维稳链条的底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11 月30日印发了...

小弟不总听大哥话 为何中南海还把把朝鲜当宝贝
2010-12-15

11月23日,北韩炮轰韩国延坪岛,举世聚焦朝鲜半岛。Getty Images11月23日朝鲜炮轰韩国延坪岛后,世界多国均对此表示谴责,并认为北韩的主要盟友中共应该向平壤施加更多压力,促使北韩改变其行为方式。中国表示对此事关注,但还需要了解“事实真相”。与此...

中共问题专家惊人之语:大陆合法抢钱最佳渠道
2010-12-03

从11月下旬开始,中国的政治与经济的主题词合流成一个,即调控物价。在持续的高通胀下民怨日益高涨,政府终于再次启动行政手段去干预市场机制。自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确保市场供应、对一些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实行临时性限价,针对贫困人口发放补贴及打击投机等...

中共政权一心一意保执政权 成本最小且最有效办法
2010-11-23

中国人税负几乎是世界上最重的,而且重量还在快速增加。 面对巨额的地方政府债务,中国人除了忍受央行超发货币引起的通胀煎熬之外,还得面对加税的痛苦。国税总局局长肖捷10月份在《中国改革》撰文称,目前中国约30%的宏观税负,但还无法满足...

上不得台面“餐桌保卫战”深入骨骨髓的政治癌变
2010-11-20

最近,中国流行种菜自给,只是种菜者并非农民,而是富豪与有社会地位的人,比如别墅的主人等。重庆、长沙、沈阳、武汉、珠海……,中国各地的房地产商都竟相打出“买房赠菜地”的广告。这些广告并非房地产商突发奇招,而是他们从最近两年“蔬菜自供基地”遍地开花这一社会现象...

何清涟:外国商人如何被「中国特色」同化的故事
2010-11-07

满口袋的金钱来到拉斯韦加斯赌博。但是否能够赚钱,却不取决于他们在本国练就的经商能力,而是要依靠他们到中国后的「悟性」──能否尽快悟出结交中国政府官员的门道,如果自己不能,就将这类事务交给「公共关系公司」去打理。公共关系公司的职员人手一本《游说者手册》。

“太子党”与“衙内”官二代之恶劣现象罄竹难书
2010-10-30

中共政治文化中的“衙内”现象 10月16日晚,河北大学校园内发生车祸。肇事者李启铭撞伤人之后没有停车,而是继续前行接女友。在其回程时,车子被学生和保安截住,肇事者那句“有本领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让官二代的骄横再次成为网络舆论谴责的焦点。李刚的官其...

何清涟:话剧《这是最后的斗争》为何在中国走红
2010-10-24

最近中国有一部话剧走红,剧名叫做《这是最后的斗争》。与当年《切•格瓦拉》一样,这部话剧在话语系统上属于左派谱系,但表现形式却与之完全相反。《切•格瓦拉》是为知识分子与小知识分子创作的戏剧,其表现手法颇为“后现代”,使用各种舞台手段调...

为何中南海越来越艰难?
2010-10-23

中共政府郑重宣告,“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发展方式将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被列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之一是改善收入分配。其实,改善收入分配在“十五”与“十一五”期间均被列为规划重点。只是那时中国人大多没想到国富与民富并非同一回事,总相信党的宣传“大河涨水小河满...

中南海正在缘木求鱼 江泽民开创惊人先河
2010-09-25

9月14日,《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论坛》发表“关于‘战略知识分子研究’调查综述”,表达了目前中共政府需要何种类型的知识分子帮助其运筹帷幄,以维持政局稳定。 既然要寻找“战略知识分子”,显然是既不满意现有的智囊群体,也不满意希望非暴力合作的“异议”知识...

中国大陆经济还能跑多远?恐怖啊!
2010-09-13

从中共政府将投资这驾马车的驾辕马定为房地産以来,一些研究者(包括我在内)一直在观察这驾马车还能跑多远?换个说法,就是政府的土地财政什么时候走到尽 头?因为按照理性思维:第一,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可用于开发房地産的城郊土地数量有限。早在2007年,北大教...

何清涟:政府的财政与百姓的蜗居
2010-09-10

从中国政府将投资这驾马车的驾辕马定为房地産以来,一些研究者(包括我在内)一直在观察这驾马车还能跑多远?换个说法,就是政府的土地财政什么时候走到尽 头?因为按照理性思维:第一,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可用于开发房地産的城郊土地数量有限。早在2007年,北大教授平...

何清涟:漫谈中国[大陆]的“红色家族”
2010-08-22

每年,中国都有一个胡润富豪榜出笼,而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也要为中国的巨富大贾们排排座次。不过,这些排行都是根据上市公司的资料进行,那些真正潜在深水中的巨鳄,外人很少知道他们的真实面目。今年三月份,澳大利亚一座价值超过两亿澳元的豪宅,被一位中国人以现金买...

韩战:还未真正落幕战争 中共和金正日棋逢对手
2010-06-26

中国总理温家宝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拥抱。 6月25日是韩战爆发60周年,美国有条不紊地陆续推出各种纪念活动:6月16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公布了有关朝鲜战争的大量秘密文件;紧接着是参众两院发布共同决议文,重申美韩同盟及其承诺,以及美国受伤及失踪战俘多少人...

何清涟 中国 笼罩在落日余晖中的“世界工厂”
2010-06-18

今年5月以来,以富士康事件与本田罢工为标志,绵延不绝发生的罢工潮已经蔓延至中国十几个省份,工人的利益主诉是加薪与要求成立独立工会。对这两类要求,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对加薪要求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容忍,继本田及富士康加薪之后,中国27个省市纷纷宣布上...

何清涟 中国大陆为何会成为滋养血汗工厂的沃土 --从富士康现象透视“中国制造”
2010-06-04

富士康N+1跳之后,中国血汗工厂的问题终于浮上水面。客观评说,富士康确实并非中国血汗工厂的最坏样榜:第一,在代工企业当中,富士康算得上相对较好的类别;第二,在那些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型产业——煤矿以及各种矿井中工作的工人以及多次被揭露曝光的“黑窑奴工”,...

绝非危言耸听:中南海要把10%人口关精神病院
2010-06-02

看了这个标题,且莫以为这是我在攻击中国的和谐盛世,因为在13亿中国人当中有1亿精神病患者这条消息来自中国官方第一周刊――《瞭望》新闻周刊,并由最权威的新华网在大力传播。如果要庆祝这部中国特色的卡夫卡荒诞剧诞生,有权署名的作者应该是胡温政府。 ...

中共政治:高官钱正英为何突然道歉?
2010-05-13

中共三峡工程报/由我国著名水利专家钱正英、张光斗、潘家铮等组成的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每年都定期到工地检查调研,对工程质量提出指导性意见,并负责向国务院报告。图为钱正英在三峡工地考察调研。 黄正平 摄 今年4月,主政水利部近40年的钱正英在...

何清涟:就业为何成为中国天字第一号难题?
2010-04-27

中国的高经济增长与高失业率并存 中国面临的所有经济难题当中,最大的莫过于就业难。在世界经济发展史当中,为何只有中国才会成为奥肯定律的例外,出现高经济增长率与高失业率并存的现象?推究起来,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极为困难所致。 中小企业平均...

何清涟关于阿波罗网 唯色 西藏 和 阅读的看法
2010-04-23

何清涟在推特上发表的看法:http://twitter.com/heqinglian阿波罗网的新闻多数来自国内各网站,还有少部分来自于外媒及网友。该网编辑的特点是喜欢改文章名,但内容并不改。除了网友的之外,其余重要新闻我常会去原网站查核(因引证资料需要),...

何清涟 从汶川到玉树:中共政府行为的变与不变
2010-04-23

从汶川到玉树:中国政府行为的变与不变 何清涟 4月14日上午7时发生的青海玉树地震,几乎是两年前四川汶川地震的灾难复制,提前唤醒了中国人对那场灾难的悲痛记忆。但是,比地震更让人心痛的却是在应对这类突发性灾害时,政府行为依然那样不可理喻。 除...

何清涟:内外双重压力煎迫之下的人民币
2010-03-30

在今后的美中关系中,人民币升值这一话题还是会处在旋涡中心。美中两国由人民币升值这一问题造成的紧张状态,随着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访美有所缓和。但可以预言,在今后的美中关系中,人民币升值这一话题还是会处在旋涡中心。中国有苦难言为了不被美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

何清涟:政府调节收入分配为何总是失灵
2010-03-14

“民富国强,众安道泰”——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在今年中国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表态,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将从三方面着手:一是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初次分配...

何清涟 致命的300米 利益集团俘获国家的重灾区
2010-02-26

环境评估:利益集团俘获国家的重灾区 ——读冯永锋《边做环保边撒谎》一书的随想 何清涟 有关环保的书籍与专题报道,我读过不少,但冯永锋这本书还是吸引了我。因为书名就让我想读下去,弄明白到底是谁在“边做环保边撒谎”? 环境评估成了利益集团...

中共有6大“杀手锏”?!
2010-01-21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在会议期间态度强势。(Getty Images)最近中国当局一系列强硬举措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国正在"崛起":首先当然是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上的张狂与说"不"之举震惊了全球;其次是圣...

何清涟:“中国制造”怎样才能再度兴盛?
2009-12-10

从11月23日开始,由中国商务部“大力指导和支持”,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进出口商会等数家机构作为“制作方”的“中国制造”广告在CNN等世界知名媒体播出,宣扬的理念成了“携手中国制造”(Made with China)。这一理念强调“合作和参与...

何清涟: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许点灯
2009-11-24

中国人有进京上访寻求公正长期以来中国人有进京上访寻求公正的传统中国政府不仅剥夺上访者的权利,还拼命掩盖这一事实。曾被官方媒体广为报道的事实,也会因政治需要被官方断然否认;地方政府正在发布煌煌文告表示要做的事情,中央政府的官员却宣布说从不存在。谎言遮蔽不住的...

何清涟:揭开神秘的“大外宣”计划之面纱
2009-11-23

从今年一、二月间开始,关于“大外宣”的新闻不绝于缕。这条消息的最早报道者是1月13日香港的《南华早报》。该消息称,“中国中央政府准备耗资450亿元人民币,推动它的主要媒体机构向国际扩张,以改善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此后,这条消息“出口转内销”,2月3日由新...

何清涟:官员眼中的真实中国
2009-10-23

中共宣传部门与部份“愤青”习惯性地将批评声音说成“海外反华反共势力”所为,但他们显然忽视了一点,一些官员不经意之间流露出来的言辞,不仅是对中国真实状态的最佳写照,也是对中共意识形态宣传的最佳解构。中国官场有两套语言,一套是专供官员在公开场合使用,如会议发言...

何清涟:中共六十年 无法完成的任务
2009-09-27

何清涟 召开于中共60周年大庆之前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无数的前瞻中落幕,其中的主要任务是关注中共自身的建设,按照中共自己开列的清单,这建设包括思想、组织、作风、能力、制度等五方面,《人民日报》的社论则是本次大会的主题词: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人...

何清涟:中共的网络恐怖症
2009-09-21

节目长度:15分16秒下载mp3听众朋友,您好!这里是《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您现在收听的是《中国观察》。本节目由特约评论员,著名经济学家何清涟、程晓农博士,为您解析中国经济、社会万象。我是主持人李洁。 主持人: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改变着人们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