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经济数据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经济数据
最新经济数据出炉 透露的真相令人凉凉 房地产仍是一枝独秀
2018-08-15

7月数据公布,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剧。 投资增速再创新低:1-7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创下19年来的新低。 消费增速不及预期: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73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8%,不及前值和预期。就在5月份,社融增速仅有8.5%,创下...

上海:外企到位资金只有7千万 同比降幅高达90.9%(图)
2018-05-21

关于上海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中,有组数据把我给惊了。今年一季度上海服务业利润整体下滑19.2%,其中最大的拖累来自于信息软件业,一季度的利润为-23.47亿。负值?信息软件业是轻资产行业,靠现金流活着的。信息行业的全行业利润为负,就是说如果无法实现外部融资的...

北京空城?实业完全撤离了北京?(图)
2018-04-25

首先给出北京市统计局《一季度北京经济开局良好》中的一段话:“1季度,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6.2亿元,同比下降9.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97亿元,增长2.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3.5%,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

深圳2017年经济数据挖掘:统计局真辛苦!(组图)
2018-02-24

深圳信兴广场(Shun Hing Square)地王商业中心鸟瞰(图片来源:) 深圳2017年全年统计数据月报出来了。给一个网址,给那些从来不知道去统计局官网数据库看数据的同学看看(http://www.sztj.gov.cn/xxgk/tjsj/tj...

中共地方政府纷纷承认经济数据造假 专家解画
2018-01-15

近期大陆多个地方政府开始公开承认经济数据造假。一贯以谎言著称的中共,地方政府一反常态,引起外界关注。大陆经济专家和媒体人揭示了背后的深意。1月11日,天津滨海新区人大会议上,当地政府公开承认2016年GDP造假,将2017年预期的1万亿GDP直接挤掉1/3...

中国经济数据统计出现异常?(图)
2017-08-22

中国的经济统计正在发生异常。东北地区辽宁省1~6月名义地区生产总值(GDP)锐减至比上一年同期下滑近20%。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经济统计虚报和捏造提出过警告,不少观点认为,此次辽宁罕见的经济增长率迅速下降是受此影响。今后相同的“修正”也可能扩大到其他省份。

中纪委通报内蒙古、吉林省经济数据造假 舆论热议(图)
2017-06-14

在中国大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日前通报说,中共中央巡视组通过“回头看”检查发现,吉林和内蒙古等有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经济数据造假。这是中共官方第二次披露地方的官方经济数据造假问题,而且是由主管中共党内纪律和反贪腐的中纪委发出,引发舆论关注。

辽宁代表团审议 习*近*平批经济数据造假 160万上报成3千万
2017-03-08

辽宁省委书记李希在会中指出,辽宁省曾存在严重的经济数据弄虚作假恶劣风气。其中,有一个镇一年财政收入仅人民币160万元,最后上报成2,900多万元;另有一个市,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81家,却上报成1,600多家。

中共国务院智囊坦言:地方经济数据造假惊人
2016-11-02

我认为关于“供给侧改革”的顺序,有两个问题比较重要。第一是如何得到准确的信息。当前最大的问题,一方面是真实信息不能自下而上顺利地反映上去,另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信号出现了混乱。现实情况是,一方面,进入信息化社会以后,信息量越来越大;但是另一方面,上级政府所能够掌握的真实信息所占的比重却越来越小!

叶檀:经济数据好到让人不敢相信 组图
2016-04-13

摘要:宏观经济数据好转,CPI、PPI都非常喜人,没有通缩、没有滞胀,实体经济也在复苏。另外二师兄的价格真的下来了吗?

中国前副审计长指中国经济数据造假严重 图
2015-03-05

中国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周三(4日)在出席政协小组会议上表示,过去几年中国经济数据造假严重。著名经济分析师陶冬去年也曾经撰文表示,中国近年来的贸易数字也越来越不可信了。

路透社:中国经济数据透混杂信息 北京陷困境
2013-03-12

随着周末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不平衡的经济复苏预示着一个迫在眉睫的决策者困境。二月份通膨达到10个月来最高,而工业产出和消费者支出比预测的更加疲软。路透社3月9日报导说,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增长3.2%,而1月...

中国官方经济数据没有告诉你的10个经济困境信号
2012-07-09

中国人民银行又一次降低利率以期可以刺激经济。货币政策的宽松步伐使很多人惊讶,我们此前预期会降低存款准备金。但是货币的宽松形式并不是我们本文讨论的重点。每当央行在宏观数据公布之前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市场就会本能的认为即将公布的宏观数据会很差,最近的举动更是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