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冷战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冷战
北约要惨了! 马斯克矛头将直指“这组织”... 替川普发声
2025-02-18

近期,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对北约的强烈评论,认为北约已经过时,需要进行彻底改革。马斯克这样的言论可能与美国政府的军事改革有关,甚至获得了美国总统川普的授意。

中共国护卫舰破百 为何美国却1艘都没有? 专家 : 因北京想突破3道岛链封锁(组图)
2025-02-06

中国海军的护卫舰规模已是全球第一。图为中国新型护卫舰。图:翻摄自海事先锋中国海军的护卫舰规模已是全球第一,各型现役和在建的护卫舰数量之和,超过了100艘。美国海军情况与中国呈现鲜明对比,没有任何1艘护卫舰。会出现这样的差异,主要在中国与美国抉择不同。军事专栏《海事先锋》今(5)日...

苏暁康:2024年岁末回眸
2025-01-02

【按:辛亥断皇脉,刨了两千年根基,这个根基便是秦制,所以不是坏事;然而,辛亥其实势单力薄,啃不动这根基,又请来苏俄马列,不料这现代巨毒,比千年污垢更可怕,流入中国仅一百年,才真的刨了我们祖坟。七十年以降,国破人亡,神州无神,精神价值皆空,到头来能找到,只剩下辛亥这根长矛,它曾斩断...

程晓农:美中关系的四年高层互动
2024-12-28

进入美中冷战的对手关系当中之后,中共高层既不肯承认自己的愚蠢自大,又害怕今后被美中冷战拖垮,已经陷入深深的被动当中。今天的中共,再也不是几年前野心勃勃、嚣张跋扈的中共了;中美关系也不再是五年前的那种状态,美中冷战已经定格。 从苏联到中共,不管是斯大林、赫鲁晓夫,还是江泽民、习*近*平,冷战应对都是旁顾左右而言他,不会认错,但希望用别的东西来代替认错川普在第二任期将和习*近*平再度交手,习*近*平想如何在外交等诸多层面上摆脱被动,我们拭目以待。

谢田:米尔斯海墨教授的《大错觉》缺临门一脚(下)(图)
2024-10-12

约翰•米尔斯海墨教授就差临门一脚。图为米尔斯海墨教授和他的著作。(续上篇)米尔斯海默教授认为,是美国政策的失败,帮助唐纳德·川普2016年入主白宫。这个论点值得商榷。不是美国的自由民主或自由主义霸权的失败,导致川普主义的兴起。准确的说,是美国政治光谱的左翼...

美媒:余茂春对话戴博:美中关系两种思路的碰撞
2024-09-22

美国副国务卿坎贝尔9月18日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说,中国是美国历史上最重大的挑战,"与中国带来的多方面挑战相比,冷战显得微不足道。中国构成的挑战不仅在军事方面,而是全方位的。"美国总统大选临近之际,美中关系成为美国政党和社会广泛争论的议题。美国之音纵深视角节目邀请...

美副国卿坎贝尔:中共对美国全方位挑战远超冷战(图)
2024-09-20

美国总统大选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美中关系以及中国对美国构成的挑战受到聚焦,在美国众议院中国周通过近30项涉华议案后,相关议题仍在继续。美国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周三(9月18号)在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上表示,中共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全方位挑战,甚至比冷战时期的挑战更大...

美副国务卿:中共构成最大挑战 更胜冷战时期(图)
2024-09-19

美国副国务卿康贝尔(Kurt Campbell)今天表示,中国已构成美国史上最大挑战,并且更胜于冷战时期,他呼吁欧洲对北京当局采取更强硬立场。

王敏而|评文安立《冷战》:资本主义 vs.共产主义,绝非片面“善恶”对立
2024-08-28

二战期间一名苏联艺术家所绘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画像、与美国总统罗斯福画像,这两幅画挂在乌克兰境内波塔瓦空军基地的美苏联合剧院内。图/美国国家档案馆对一般台湾读者而言,谈起冷战通常会有几个常见的几个思考盲点:首先,认为冷战已经是一个超过30年前的历史名词,而与当前世界格局毫无关系;其...

三星中将看美中竞争:冷战初期 美国也曾不知所措
2024-08-25

美国媒体报道,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将于8/27-8/29访问中国。白宫官员说,这是为了促进沟通,减少误解,避免美中竞争演变为冲突。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演说时说,要确保未来在人工智能和太空领域的竞争中,赢家是美国而不是中国。总统拜登也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到中...

美媒:格雷格森看美中竞争:冷战初期美国也曾不知所措
2024-08-25

美国媒体报道,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将于8/27-8/29访问中国。白宫官员说,这是为了促进沟通,减少误解,避免美中竞争演变为冲突。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演说时说,要确保未来在人工智能和太空领域的竞争中,赢家是美国而不是中国。总统拜登也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到中...

陈奎德 张杰:换囚事件与恐怖联盟(图)
2024-08-11

包括《华尔街日报》记者伊凡·格什科维奇在内的三名美国人获释。美国总统拜登和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亲自前往机场迎接。主持人:陈奎德座谈人:张杰博士,独立学者法学博士酝酿和解先到为王今天的世界,乱象纷起:俄美交换囚犯、中国在北京拉拢恐怖组织哈马斯与巴勒斯坦其...

鲜为人知:1991年,美国曾努力避免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图集)
2024-07-27

苏联的命运是在其存续期的最后4个月中决定的。这4个月指从1991年8月19日发动政变到1991年12月21日苏联领导人在阿拉木图召开会议时为止。 我要论述的是,决定世界最后一个帝国命运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美国的政策,也不是苏联中央与俄罗斯的矛盾(以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矛盾为代表),也不是苏联与其他加盟共和国间紧张的关系,而是苏联内部两个最大的共和国——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关系。 正是因为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精英不愿意在一个国家的框架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最终导致了苏联的终结。